略喷网 > 百态 > 正文

​除了台湾省外,我国还有3大地方急需收回,抢先布局意义非凡

2025-07-18 18:26 来源:略喷网 点击:

除了台湾省外,我国还有3大地方急需收回,抢先布局意义非凡

我国国土总面积高达9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国土第三大的国家,然而除了台湾省之外,我国还有三处重要的战略要地尚未收回,这三处地区每一个都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以及战略意义,尽快将其收回能够进一步完善我国对于战略全局的规划。那么这三处地方究竟位于哪里,顺利收回后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

“西藏小江南”—藏南地区

藏南地区地处于世界海拔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的南侧,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两大板块碰撞形成,其主峰为8848.86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拉玛峰。

藏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主要范围包括了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山南市以及林芝市,山南市北部同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市相连,西部和东部分别与日喀则和林芝市为邻,南部同印度和不丹两个国家相接壤,该市总土地面积为7.9万平方千米,大约占了西藏自治区总面积的十五分之一,因其处在我国西南边陲地区,所以山南市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与山南市相邻的是有着“西藏江南”之称的林芝市,该市不仅同我国的云南省相连,也与印度和缅甸两个国家相接壤。林芝市的土地总面达到了为11.4万平方千米以上,该市拥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典型的地区,我国最大的原始林区就分布在林芝市。

整个藏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是全球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最齐全的地区,在不同海拔高度内差异明显的植被带。藏南地区因地处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侧迎风坡,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能够充分深入,因此给当地带来了充沛的降水,年平均降水量可以达到1000毫米以上,同时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来自大陆地区的寒冷气流,也使得藏南地区有着温暖的气候,适宜的气候同西藏自治区大部分的高寒干冷差异较大,加上藏南地区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使得该地区有了西藏“江南”之称。

藏南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便由此引来了印度的侵犯,我国同该国的边境线长达2000千米,而与藏南地区的领土争端早在英属印度时期就已经产生,当时南亚、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都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有着独特地理位置的西藏地区自然没有逃脱其“掌控”,为了进一步加快侵略亚洲的步伐,英国在未经我国政府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制定了一条“麦克马洪线”,将藏南地区9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划到英属印度境内。

随着英国的殖民统治退出亚洲,印度在独立后依然紧抓着这条非法的分界线,尽管在此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我国曾与印度发生多次冲突,但目前仍有9.3万平方千米的藏南领土被印度非法占领。藏南地区身处我国西南边境地带,尽快将其收回不仅能够加强边境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对我国边防起到重要作用,更能够进一步维护我国领土的完整。

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之一—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地理位置处于我国南海的南部海域,其北部以雄南礁为起点,向南直至我国领土的最南端曾母暗沙,向西到达万安滩,最东部则以海马滩作为终点。南沙群岛的海域面积达到82万平方千米以上,其东西方向长约905千米,南北方向宽约887千米。

群岛的西北以及东北部分别与越南和菲律宾隔海对望,南部则与包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在内的多个国家沿海相接,南沙群岛海域内有着类型多样的盆地,总面积达到了35万平方千米,通过目前的勘探显示,石油和天然气的总蕴藏量分别可以达到350亿吨和8万亿立方米,因此有了“第二个波斯湾”的称号。

南沙群岛属于我国纬度最低的地区,且位于海洋之中,有着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大、全年温度高湿度大的气候特点,因此在南沙群岛区域内对于太阳能、风能等能源资源同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南沙群岛位于我国领土的最南端,距离赤道也仅有400千米,该群岛介于世界最大海洋太平洋以及世界第三大洋印度洋之间,通过海域同东南亚各国相连,南沙群岛是亚洲东北部、东南部同南亚、大洋洲、欧洲地区各国进行交往的必经航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

南沙群岛最早由我国发现并命名,长期以来一直拥有对于该地区主权的管辖,尽管在战争时期受到过他国侵犯,但是自二战以后,我国恢复了对于南沙群岛的主权,然而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包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在内的周边国家,开始以非法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并向我国提出主权要求,对此我国政府一直坚持严正的声明态度,这些行为是非法且无效的。

然而目前南沙群岛岛礁中我国实际控制数量仅有8个,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目前都对岛礁和岛屿进行着非法侵占,其中越南暂时侵占的数量多达29个。

为了更好的维护我国的南海权益,尽快收回被侵占的地区,近年来我国一直加强对于南海岛屿的建设,不仅能够对其他国家进行威慑,更能够保护我国的领土权益,尽快收回被侵占的岛屿。

我国东海海域的一个礁石—苏岩礁

苏岩礁的名字由来是“江苏外海之礁石”,这块礁石向西距离江苏省东南部的南通市以及我国第三大岛屿崇明岛约有150海里,距离我国最大群岛舟山群岛最东端的童岛约有132海里,自古代时期以来,我国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以及台湾五个省份的渔民就常常前往苏岩礁附近海域进行活动,在清朝时期的海路图中该地区也在我国管辖之下。

自古至今,日、韩等国都没有就此提出过异议。然而1952年时,韩国私自将这块礁石划入本国海域,当然这一主张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在此后的几十年里,韩国多次在苏岩礁进行非法活动,并于2001年时将此处称为是该国的“离於岛”,同年在苏岩礁设立了大型的海洋平台,并建设了包括停机坪、码头在内的多种设施。

2013年底,韩国将自己的防空识别区扩大,并将苏岩礁纳入本国的航空识别区之中,2015年初,我国同韩国就海洋划界问题开始谈判,其中提及了苏岩礁的归属问题,然而直至今日两国之间对于划界问题依然存在着明显的分歧,未来关于苏岩礁问题中韩两国仍要继续进行协商。

尽管苏岩礁只是一块礁石,但同时也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是不允许其他国家所侵犯的,长期以来,附近渔民在此进行捕捞作业,韩国却在此建设军事设施,这在极大程度上是我国渔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加快对于苏岩礁的收复不仅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更让国际社会看到我国对于主权捍卫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