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喷网 > 百态 > 正文

​桥头河,你流向了何方?

2025-04-17 10:03 来源:略喷网 点击:

桥头河,你流向了何方?

在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有一个叫做糜杆桥的镇子,在镇子往东走二里路,就到了一个叫做桥头的村子。

桥头村,是个自然村,上年纪的土生土长的当地人都知道桥头,然而年轻人或者过路人都只知道这个村子的大名,那就是公路边县民政部门栽的“曹家庄村”的蓝色牌子。糜杆桥、桥头,名字里都有个“桥”字,有桥肯定就有水,这是规律,而桥头这个只有两个村民小队的自然村,确确实实是有一条河。

桥头村,有条河,这是不争的事实,三十岁左右往上的桥头人都有记忆。这条河叫啥名字,没有人知道,就先叫她桥头河吧。

桥头河说是条河,其实说白了,就是条小溪。可别小瞧了这条小河,说她是我们桥头村的母亲河,都不为过。甚至我们邻村的七家门前、何家堡,这些村子生活用水都离不开这条河,因为在上个世纪那个靠天吃饭的年代,有河,生活用水就不用花钱,有河,浇地更不用花钱!

桥头河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没有人知道,我只知道,河水发源于我们村北边的东关村,在关村沟里有好几个泉眼,这几个泉眼一年四季不停的往外冒着水,沟里的水越聚越多,就由北向南,顺着东关村、王家头、桥头村边自然形成的沟里,跳着欢快的舞蹈,叮叮咚咚唱着歌儿奔向远方。河水流到我们村的时候,已经不再是那个泉眼流出的涓涓细流了,而是已经有三四十公分宽的水面了,河水不深,只有二三十公分深,细看清澈见底,紫色的、青色的歌色水草在河里摇摆着身子,小鱼小虾蝌蚪在水草中间窜来窜去,一点都不安分……

后来,东关村依照天然地势,拦河筑坝,没过多久,关村水库就形成了,当地人浇地,吃水,就更方便了。但是毕竟是土筑的堤坝,为了安全,还是要定期往我们下游这边排水,因为泉水不停的冒着,加上遇到连阴雨天气,就更需要往下游放水,这样也好,娟秀丽质的桥头河也不至于断流,重现在河畔人家眼前!

生活,往往都是因河而兴,桥头村也不例外。记得小时候,村里吃水都是几户人家共用一个水井,用辘轳从井里搅水吃,可毕竟从几十米深的井里取水是个力气活,而且还有点危险,稍有不慎,把人连桶掉井里都是有可能的,所以,有时候,有人就从河里用扁担担水吃,我上小学的时候,我都和我们村的小伙伴从河里取水,用棍子抬着到学校,倒进学校厨房里那一人多高的大水缸里,供学校老师生活用水。我们家地里边种的萝卜每年都是大丰收,一个个萝卜长的大的像电壶(暖水瓶)似的,因为我们桥头不缺水啊!这可把七家门前村的人给眼馋坏了,父亲说,勉强中带点蛮横的七家门前人经常扛着铁锹,跑到我们村里来别水(抢水的意思)……那个时候,河边天天都能看到玩闹嘻嘻的小孩,洗衣服洗菜的妇人,还有淘沙子准备盖房子的主家,小河虽小,但是水量充沛,所以河边常常有人,有欢声笑语,有我们已经很遥远很遥远的童年!

时光到了一九八六年,部队驻扎,机场开建,顺着公路修了一条防洪渠,桥头河自然而然的改道,顺着防洪渠从司令部大门口一直向东,过西白村,再到田家庄的大塬村,一直往东流着。桥头人的母亲河,再也不能任性而走,无私的惠泽着周围的子民,但是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小河带给我们的快乐往往是无可替代的,比如抓鱼摸虾,这也是男孩子都爱捣鼓的事情,遇上下雨天,没啥农事,舅舅就会跑到我家里来,找我去河边摸鱼儿,虽然舅舅是长辈,但是舅舅只大我十来岁,也喜欢乐在其中,我们俩戴着草帽,冒着毛毛细雨,顺着河往上游走,一会就满满一小桶鱼了,……那时候想想真的是太有意思了,没有游戏机、没有手机、没有网络、但我们有无法忘怀的快乐,虽然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但是确实真真实实,纯粹的快乐,不掺杂任何其他的琐碎……

再后来,随着年龄的慢慢长大,课程作业的越来越多,我越来越没有时间去从小伴我长大的河边去消磨时间,每天除了上下学,就是写作业,还要帮父母做点家务……终于等到了放暑假的时候,等我迫不及待的跑到河边的时候,河里已经看不到翻着小浪花的水了,里边满满的不知名的野草,干干的,不见一滴水……

桥头人的母亲河――桥头河,断流了,干涸了,从我们日夜盼望的快乐里溜走了,连声招呼都不打的溜走了……

桥头河,没了。

有人说,进入九十年代,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好多河都会消失不见;也有人说,多少年来,桥头河一直用她甘甜的水养育着桥头人,世世代代,相安无事,就是由于好几千人的机场部队进驻之后,地下水过度消耗,终于,桥头村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水源地的泉眼也不堪重负,泉眼干了,桥头河成了无源之水,也就顺理成章的断流了。

多年以后,不惑之年的我,现在想来,还是念念不忘,忘不了桥头河带给我们那一代人的简单的快乐。

桥头河带给我们的记忆也就是茫茫历史进程中微乎其微的一段而已,沧海一粟,虽然简单,但弥足珍贵,因为,逝去的,永远不会再回来。

我们不知道桥头河是具体哪天断流的,就比如我们同样不知道,我们的父母是什么时候变老的一样,挡也挡不住!

谁带走了我们的母亲河,谁又带走了谁的芳华?

桥头河,桥头人的母亲河,你流向了何方?……

―完―

桥头后生/二〇二一年一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