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喷网 > 百态 > 正文

​成都有哪些外籍学校?你都了解多少?

2025-09-25 13:22 来源:略喷网 点击:

成都有哪些外籍学校?你都了解多少?

群里之前也有家长想要了解外籍国际学校,也就是我们口中的“纯国际”。

这一期专门做一个成都地区外籍国际学校的介绍。

首先再次明确一下国际学校和民办国际双语学校概念。(详细戳:双语国际学校与纯外籍国际学校有什么区别?)

01

区分概念

两者的区别:(划重点)

纯国际学校(严格来讲,叫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属体制外办学,通常只招生外籍学生或者具有港澳台护照的学生。

双语学校  双语学校通常对学生国籍不做要求,一般同时使用国际课程授课和体制内的课程,但有些课用英语、采用国外教学模式来上,而这部分课程会被称为“融合课程”。如果学校是一贯制的学校,在小学初中阶段,则毕业要上义务教育课程,不能完全使用国外教材。

从分类上说,“国际学校”其实是分为三类的:

A:外籍人士开办的正统纯国际学校(一线城市有明文规定,必须更名为XX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B:本地公办、民办学校在校内开设的国际部/国际班

C:招收中国学生,具有接受外国留学生资格的民办双语学校

A类的纯国际学校,成都地区比较知名几所学校分别是:乐盟国际学校、QSI美国学校、爱思瑟国际学校...以及未来还会有新开的贝赛斯和圣保罗。

B类的公办/民办学校国际部或国际班,在成都地区比如:4、7、9中国际部、成实外国际部、...等等。

C类的民办双语学校诸如:青苗学校、宏文学校、成都墨尔文、巴德美际、美视国际学校、...等等。

02

外籍国际学校才是正统?

有不少刚接触到国际学校这个概念的家长,可能混群的时候听到某某家长一句,“只有XXX、XXX这几个学校才是正统的国际学校”,或者类似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就以为成都其他学校都是“不正统”的,遂逃之,其实也没有这么严重,只是学校的类型不同罢了。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产生(也就是你们口中的纯国际学校),是因为随着当时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事业推进,越来越多的外国大使馆、领事馆及外国人入驻中国,其子女随居在中国,需要在中国接受教育。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建立了第一批国际学校,为且仅为在华生活的外籍学生提供母语教育。所以建立之初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在华的外籍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存在的。

所以这类学校采用的都是纯正的国际课程体系,除了中文课程以外都全部采用英文教学。也会饮用国外的原版教材,教学内容和国外同步。

03

成都有哪些?

在成都,乐盟、QSI(科艾赛)美国学校、爱思瑟国际学校都是比较老牌的外籍国际学校了,今年新开一所圣保罗公学成都校区,目前暂时也只收持有国外护照、或持有内地/大陆通行证的香港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的学生,以及未来会新开设的贝赛斯,总共就是5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圣保罗、贝赛斯都是新学校就不写了。

1

成都乐盟外籍子女学校

建成时间:2009年

开设课程:IB

开设阶段:幼、小、初、高

学费:幼儿园12.4-16.4万/年,小学22.5万/年、初中23.2万,高中23.7万/年

地址:成都市天府新区大安路1080号

在圣保罗修建之前,乐盟的硬件应该是和爱思瑟(CDIS)、QSI相比之下硬件最好的外籍国际学校。幼儿园一个班全天都有外教班主任和一个中文助教,(之前幼儿园阶段是可以收中国籍的,现在应该不行了),外教多于中教,除了中文课是中国老师,其他的体育、艺术、音乐都是外教老师。除了幼儿园,小学开始的孩子下课也基本都是全英文交流,乐盟对于孩子的自律自爱非常重视。不过据家长透露,其实也遇到过换了好几次老师的情况,所以师资的稳定其实不管在哪种类型的学校,其实都会遇到。

以下为学校官网对于课程的介绍。

我们的幼儿园采用国际幼儿园课程(IEYC),该课程采用国际最佳实践,以全面探究和游戏为基础的方法,涵盖了个人、社会和情感发展在内的所有课程领域。我们小学的数学、英语和体育实施英国国家课程,并且结合在65个国家1000所学校广泛使用的国际小学课程(IPC),为我们的小学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体验。中学7-11年级采用国际文凭课程中学项目(MYP), 12和13年级采用国际文凭课程(IBDP)。我们给学生提供汉语和法语两门外语课程,并向母语为韩语的学生提供韩语课程。

2

成都QSI科艾赛美国人学校

开设时间:2001年

开设课程:IB

学费:幼儿园小班7万/年、幼儿园5岁以上19.6万/年,小初高20万+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美洲花园

成都QSI国际学校收3-18岁的学生,获得了美国中学协会的认可,并提供高级进修课程和国际文凭文凭。此前成都很多美领馆的孩子都在QSI就读,根据家长的透露,QSI幼儿园时期就对于学生的自主能力要求较高(比如两岁半必须通过如厕训练),尽管硬件环境一般,但就在读的体验、教学质量来说也是三所外籍学校里面家长综合评价最高的,包括学校在节假日做的一些活动也深受家长好评,比如万圣节。唯一就是之前因为疫情对于学费退费的处理态度让家长们比较伤心就是了。

3

成都爱思瑟外籍子女学校(CEIS)

开设时间:1997年

开设课程:AP

开设阶段:幼、小、初、高

学费:幼儿园14.85万/年、小学20.8万/年、中学21.6万/年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水碾河南路60号(新校区还在修建中,在郫都区那边)

成都爱思瑟国际学校中海校区(CDIS),由美国爱思瑟教育集团管理,为国际和国内学生提供幼儿园以及小学到中学的学历教育。2020年搬到水碾河,只招收外籍子女。美国爱思瑟教育集团在中国天津、青岛、武汉、无锡、沈阳和成都已成功开办了六所招生外籍人士子女的国际学校,成都爱思瑟国际学校就是其中一所。

CDIS校园不大(也很正常,在市区的国际学校都不会太大)硬件不算很好,但家长综评也算比较不错了,群里有几位读过的家长都表示遇到的老师很负责。

关于CDIS的课程这块:幼儿园针对0至5岁儿童开展项目,整体以游戏为主,专门用于提供适合发展的教育。幼儿园与学校的其他学部是分开的。根据年级,通常每班有10-18名学生。每个班级都有一名幼儿园老师和一名协助老师。小学阶段的语言艺术、社会研究、数学、科学是核心课程,为了展示每个学生进度的季度评估,学生会获得核心学科的百分比成绩。这些成绩包括日常作业、评估和参与度。通过每年从NWEA地图评估中收集的数据(每年进行三次),可以查看学生整个学年的进度。初中学习的核心在于使学生能够协同学习、解决问题、应用新知识并参与各种学术、艺术和体育活动。CDIS的高中是一项严格的大学预科课程,提供了AP的14种不同的高级升学课程。 另外对于体育、科技和艺术(包括视觉和表演)感兴趣的学生,学校也提供了相应的课程。

注:本文学校部分信息来源于学校官网和家长群。

进外籍国际学校,资格是否符合要求是硬性条件不用多说。我想说的是,选择之前最好考虑清楚家庭对孩子的规划是什么,而不是因为听到类似于“这种外籍国际学校才是纯国际学校”的言论就觉得选就要选择最正统的而盲目选择了纯外籍国际学校。也有家长会为了能够读到外籍国际学校而“买绿卡”,如果是出于家庭对于孩子的规划,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这也不失为一种方式。

有以下考虑的一些家庭比较适合选择外籍国际学校:

适合未来有较低龄就出国求学或有移民计划的家庭:有家长计划在初中或者高中的时候就把把孩子送到国外的高中就读,也或者是全家移民过去。那么为了让孩子提前适应真正的国际化氛围和全英文环境。也有的家长是因为工作原因需要过去。

基本不考虑转回体制内学校,能够接受学校的中文学习尤其是阅读(包括中国的一些文化、传统)占比比例较少的家庭。(外籍国际学校基本上每天1节中文课,如果家长依然重视中文,那中文的学习可能需要额外补习)

最后一种就是在华的外籍人员子女了,为了在华能够接受到和国外同步的教学,回到自己国家之后不会教育脱轨。

外籍国际学校也有一些不同于民办双语的优势。

1. 更为成熟和健全的教学体系。这类学校大部分课程都是按照国外的课程和教材来进行教学,课程的设置上也拥有更健全的体系,相当于把国外的已经成熟的教育体系搬过来用。

2. 更浓厚的国际化氛围。由于这类学校招收的学生大多是外籍学生,因此相对于中国孩子居多的国际双语学校,纯外籍的国际学校在语言环境、国际化环境来说更胜一筹,两类学校的主要区别之一不仅仅在于讲中文和英文哪个语言更多,而要考虑到因为生源人群不同而带来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思维方式的差异等等。(也有家长反映这几年更多一些在美国出生的中国孩子这样的情况,所以如果是只为了考虑到国际化氛围更浓厚的家庭,也要考量以下实际情况是否能达到你的预期)

家长在选择的时候不应仅仅是以“是否是纯国际学校”来作为考量,而更多的是基于家庭自身的规划去做决定,客观来说,不管是民办国际双语学校、还是纯外籍国际学校,都有一些各自的优势和不那么尽如人意的地方,民办学校的生源、外教团队的稳定性可能是家长吐槽比较多的地方。外籍国际学校到了高年级的时候也基本上会面临生源流失的情况,即便是已经发展了很多年,所以高年级段的学生数量也不多。从出口情况来说,不管是民办国际双语学校还是外籍国际学校,以成都的情况来看,都很难拼过成都头部的几个国际部。

只能说每种类型学校的存在都有更适合它的人群,至于最后合不合心意,是否达到心中预期,在于考量学校本身的办学能力。

最后说回教育,根本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说应该读什么样的学校、读哪些书、用什么样的体制去培养才是唯一正确的。像有的娃天生就适合读书,体制内教育能最大化的发挥他的优势,保障他在这条路上顺利走下去。

顶尖的学霸总是少部分,分数也未必能保证孩子未来幸福,对于大部分的孩子来说,他们还年轻甚至还很小,智识还有限,大脑没有发育完全,世界还在不停的变化,很有可能此时聚焦的东西有一天不再适应或者逐渐被社会淘汰。尽可能的多尝试和学习那些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冒险能力和跨界融合能力等的通用技能,或许比起那些在课堂上学过最后不知道遗忘了多少的知识会更实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