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喷网 > 百态 > 正文

​聚焦新媒体 开启大数据,纪录片《穹顶之下》带来的思考

2025-08-29 05:33 来源:略喷网 点击:

聚焦新媒体 开启大数据,纪录片《穹顶之下》带来的思考

摒弃老旧传统,开启互联新生,人类的智慧总是超乎想象。2015年2月28日,前央视知名调查记者柴静在沉寂许久后,带来了最新作品:雾霾调查纪录片。这攸关到每个人生存的空气污染问题,引发了观众的同情和焦虑,而这次互联网时代的公民大调查,也让媒体陷入了思考的大军。

当很多人还在讨论“新媒体”“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时,柴静和她的团队已经潜心一年悄悄制作了这款令人咋舌的新媒体产品,并且全网免费发布。她用演讲的形式来展示调查结果,这一新鲜事物更是受到媒体圈许多人的关注。《穹顶之下》在正式发布24小时后,就取得了过亿的点击量,这一爆炸性的成功是以前无法想象的。

“同呼吸,共命运”是贯穿了整个纪录片的核心主题,柴静结合录像、动画、图表等各种可视化呈现方式,综合运用各种数据、实例,对雾霾的现象、成因、后果、应对策略等进行详尽剖析,有理有据,是新媒体时代的一种全新报道模式。

有评论称,《穹顶之下》很可能是官媒与自媒体在影响力上的一次分水岭。柴静在个人品牌、独立意志、主题遴选、专业素养、调查耐力、时机把握和渠道资源的整合上别出心裁,《穹顶之下》是一部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理性、社会关怀的真诚之作。显而易见,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转型,需要进入新的技术革命阶段,绿色、低碳、环保、循环发展迫在眉睫,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的民生问题也刻不容缓。

时代在变换,新的世界正在构建,人类正在全面向移动互联网构筑的数字世界迁徙。移动互联网造就的用户阅读行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再优秀的图文新闻调查,也比不上视频纪录片的直观。《穹顶之下》正是基于信息互联后的“权利碎片化时代”,由万人互联到万物互联的方向发展,高度集权将在未来走向碎片化。科技延伸媒介,媒介更新人文,人文重塑商业规则,科技的革新和进步,使得一切数字化成为可能。

《穹顶之下》的雾霾调查将地球上不同国家的信息收集在一起,形成一张网罗全世界的编织网,里面装满了大数据。“全球一体化思维模式”已成为人类思考问题的重大举措,“合作、开放、共赢、共享”带给不同行业互联互通的高、精、准发展理念,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数据时代,“文明再造”迅猛来袭。

从2015年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就明显看出,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为千千万万的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经营人心、经营智慧、经营文明”,要将原有的体制彻底改革。移动终端、移动网络、移动应用构成的移动互联网行业,正在谱写着人类发展历史中前所未有的篇章,产品对产品的颠覆,行业对行业的颠覆正在形成质变:一种时代对时代的颠覆已经来临。塑造品牌的价值,在互联网时代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企业兴盛存亡的关键所在。

变革是这个时代永恒的主旋律,移动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的大众媒体,这一创造性的毁灭并不意味着媒体行业的垮塌。优质的新媒体和新媒体人正在重塑自己,目前处于失控状态的他们正逐步扩大和转移,大胆的抓住移动社交带来的机会,并搭建起生态系统,蓄势待发的等待寻找穿越的虫洞。

新朋友订阅中国文化交流,请加微信号:whjlwcn

中国文化交流网是由五洲传播网络中心主管的综合性公益性文化类信息网站,是对外友好交流的“中华之窗”,是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荣获“2014年度中国政务网站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