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喷网 > 百态 > 正文

​还有多少人记得上海北火车站?

2025-04-12 01:57 来源:略喷网 点击:

还有多少人记得上海北火车站?

一首《离别的车站》是《情深深雨蒙蒙》的电视剧插曲,讲的就是上海北站,上海北站建成于清朝光绪年间,是中国最早的火车站。那时候如果你要出远门,就只有乘火车一种工具,那时候都是绿皮车,设施差车速慢。去云南昆明要坐三天三夜,到新疆就更远了。

所以出一次远门是非常隆重的,至少准备半个月,走的时候大包小包像逃难。记得我有个亲戚,去新疆插队,我父母和十几个人去北站送他,拿了十几只箱子,后来也就是这次去乌鲁木齐的52列车,因为行李架严重超载而垮塌,造成了人员伤亡,后来就规定每人携带的行李不能超过一定的重量。

其实以前上海人一般是不会出远门的,很多人可能一辈子也没有出过上海,但是在上世纪60年代末,一场声势浩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席卷全国。上海大约有60万高中毕业生到外地插队落户,这个数量占到当时上海总人口的10%,而所有这些人几乎都从上海北站出去的,一到过年又从这里回上海。

我父母有几次送知青去北站的经历,当时这些人都是高中刚毕业,也就是十几岁,在站台上,挤满了送行的家长。开车的汽笛一响,站台上马上哭声一片,场面真的是比较震撼。一个老站以此种形式和一个城市的庞大人群,形成了如此不可磨灭的关联。或许在世界铁路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等到他们回上海又要去接,为了进站必须要买一张5分钱一张的站台票,而要买站台票,则必须凭当地打回的电报,而打电报需3分钱一个字,所以小学语文课就要学习如何用最精炼的语言讲清楚一件事情。

还有当时的铁路很多都在市区穿过,这样就造成了很多铁道路口,很多被称为“老虎口”,因为每当火车经过,车辆就不能通行,动则十几分钟,就会造成严重的交通堵塞,后来市区的铁路都基本拆光了。像宝山路这段原来的铁路改成了三号线,在高架上走了。